我寫游記總的按照移景法來寫,中間談一些景區(qū)的特點或者優(yōu)缺點,最后概括幾個閉坑的問題,有個別描寫可能有些啰嗦,只想把問題說透一些。
寫在前面——今年重慶的夏天特別熱,進入8月份后,更是進入連晴高溫少雨天氣,于是乎大家都想找個涼快的地兒待著,特別是有河溝有水的地方。我和朋友約好找條河溝玩水納涼,搜了一下重慶周邊的南川和綦江的河溝很多,去玩的人也很多,很多河溝都像下餃子一樣,什么東西都架不住人多,人多了水質(zhì)就變差了,野趣也就沒有了。大多數(shù)野河溝都不是已開發(fā)的景區(qū),無人員監(jiān)管,無安全設(shè)施,索性就沒去野河溝,轉(zhuǎn)而找了個正規(guī)的景區(qū),既游覽風(fēng)景又納涼玩水。事后來看,8月13日那天,四川彭州龍漕溝突發(fā)山洪,出了大事故,造成在河溝玩耍的多人傷亡。
言歸正傳——2022年8月13日早上9時40分左右,我們(就我和媳婦兩個人,朋友因為有事沒參加)駕車從重慶江津區(qū)前往重慶北碚區(qū)金刀峽景區(qū),計劃行程一天。從導(dǎo)航來看,如果走高速,全程121公里、用時2小時左右、過路費50元;如果不走高速,全程115公里,用時2小時30分左右。綜合時間、油耗、過路費,我們選擇的是不走高速,走的科學(xué)城大道,避開了城區(qū)繞行和擁堵,速度也不慢。
游客集散中心——大約12點左右,我們到達(dá)了金刀峽游客集散中心,位于北碚區(qū)柳蔭鎮(zhèn)西河村。關(guān)于金刀峽附近的幾個鎮(zhèn),我開始查閱資料的時候很疑惑。金刀峽景區(qū)位于北碚區(qū)金刀峽鎮(zhèn),這個地方之前不叫這個名,是因為旅游火了之后改成了這個名字,金刀峽鎮(zhèn)在金刀峽山下,金刀峽鎮(zhèn)的集市上還有個偏巖古鎮(zhèn),偏巖古鎮(zhèn)不是行政建制單位,只是金刀峽鎮(zhèn)的一個景區(qū),挨著金刀峽鎮(zhèn)往回走是柳蔭鎮(zhèn),把他們幾個串起來的公路叫碚金路,就是北碚到金刀峽景區(qū)的公路。為什么要提集散中心呢,因為不管自駕車的還是公共交通到金刀峽的人,都可以在這里換乘。自駕車可以選擇把車停在集散中心(停車免費),花30元買交通套票乘景區(qū)大巴車到景區(qū)北門,從北門游覽到南門,南門出來后無縫銜接乘坐景區(qū)大巴車返回集散中心開車,這是最省心的方式,也可以單獨買票,集散中心到北門是25元,南門到集散中心是10元。
游覽方向——金刀峽景區(qū)很大,由一連片山和山中峽谷組成,從地圖上看,景區(qū)范圍就是一把刀的形狀,所以得名“金刀峽”,從“刀尖”到“刀把”是下坡,即北門到南門,這也是溪流和峽谷從高到低的走勢,所以游覽路線就是北門進、南門出,先在高處看群山環(huán)抱、層巒疊翠,感受“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再逐漸往下走,看峽谷深幽、溪水潺潺,感受“險徑崎嶇萬丈深,苔痕爭翠潤層林”的艱險。
北門進入——我們沒有把車停在集散中心,選擇繼續(xù)自駕車到北門,車停在北門停車場(收費),或停在附近。我直接開進了停車場,媳婦下車后,我又開出來停在了附近的路邊,看哪里可以停車就停哪里。從集散中心到北門大概16公里,不要小看這16公里,全是上坡和彎路,大灣急彎路窄,開著比較費勁而且耗油,建議新手不要開,車程半小時左右。有人可能要問,游覽結(jié)束后不是從南門出嗎,車怎么辦,這個問題景區(qū)都替你向好了。北門停車有代價,小車120元,負(fù)責(zé)從北門給你開到南門;或者你從南門無縫銜接坐大巴車到北門,車費25元。停好車后,我們就步行到售票處(停車場不在售票處,要一直往下走,步行大概10分鐘),光景區(qū)門票是80元(我們年初買的“惠游重慶”百萬市民游重慶的票,200元包含重慶幾乎所有的景點,都免費),我們免票掃描就進去了,特別要注意身份證、口罩、兩碼,外省游客查24小時核酸陰性,疫情嚴(yán)峻,我們共同守護。
索道——進入大門口就正式進入景區(qū)了,這是整個景區(qū)最高處,要往下游覽,可以選擇索道,40元每人,也可以步行一直往下走。我們選擇步行,盡量不錯過途中美景,走了一小段平路,就到“驚魂臺”,往下就是很陡很長的步道,稱為“萬步梯”,全程走下來,小腿有些“打閃閃”,確實還是有一定體力的人才能堅持下來,如果有老年人不建議走,但風(fēng)景確實很美。本以為周末游客會很多,從最開始進景區(qū)的車流量開看,估計人不多,到了景區(qū)里面,人也不多,正好適合游玩。從山頂走到谷底,大概40分鐘,中途我休息了2次。到達(dá)谷底,有個棚子小店,專賣涼面稀飯、冰粉涼蝦,往里面走還有個溶洞景點叫“犀牛洞”,是收費項目,我們沒有去。
藏刀洞——比金刀峽景區(qū)更有名的是金刀峽溪降,很多人以為來金刀峽只能玩溪降,卻忘了其風(fēng)景區(qū)本身。親子溪降從北門進入,索道或步行下到谷底親子溪降終點,領(lǐng)取了裝備后,往南門反方向步行2公里到達(dá)溪降起點“藏刀洞”,全程2公里。我們下到谷底后沒有繼續(xù)往南門游覽,轉(zhuǎn)而往反方向去看藏刀洞,就是親子溪降的起點。這段來回4公里的路程還是很有意思,基本全是崖壁上開鑿的棧道,有木制的,也有鐵制的,棧道彎彎曲曲在峽谷崖壁上延伸,遠(yuǎn)遠(yuǎn)看過去猶如一條巨龍盤旋徘徊在其中。走在棧道上,有的地方寬可以2人并排走,有的地方窄到要埋著頭彎著腰側(cè)著身子挪著走,不時向上望去,有的崖壁陡峭驚險、直上直下,若要仰頭向上望,戴在頭上的帽子都會掉,有的崖壁凹凸有致、斑斑駁駁,偶爾有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鐘乳石倒掛在崖壁上,像生出刺來一樣,兩邊山崖最窄的地方只有一條縫隙,俗稱“一線天”,連陽光都照不進來,所以盡管外面高溫酷暑、烈日炎炎,里面確實遮天蔽日、涼意濃濃。步行約半小時后到達(dá)“藏刀洞”,我開始以為真的是一個溶洞,但實際上是個巨大的橋洞,去過武隆“天生三橋”的朋友就知道我說的“橋洞”是什么樣子,就是上面是平地或者山地,下面是個洞,兩邊是通的。“藏刀洞”跟刀沒有關(guān)系,連外形看起來都不像刀,只是有個傳說金刀峽的刀藏在這里,所以取名“藏刀洞”。這里是親子溪降的起點,可以坐著休息一會,或者下到河溝里玩一會水,就順著來時的路往回走。
河溝戲水——看藏刀洞來回大概需要1小時,從藏刀洞回來接著游覽,就是接著往南門方向走,景區(qū)里面有些岔路,但只要一直往南門方向走,就不會錯。接著就來到河溝里戲水,其實我們一直在沿著河溝走,只是都是用圍欄封閉的,不能下去,只有這個地方是開放的,可以下去玩。開放的河段比較長,可以滿足大家夏天戲水的需求。最上面是一座小橋,小橋下面有個大大的水坑,溪水從上游流下來,經(jīng)過小橋、越過一個小落差的臺階,形成一簾小的瀑布進入水坑,然后往后面的河道流去。溪水很干凈,綠油油的清澈透底,整個是一天然大冰箱,把手腳放到水里,整個身體就涼快了,把水丟在里面冰一會,也變成了冰鎮(zhèn)飲料,那叫一個“爽”。走到這個地方,整個旅程大概就完成了一半,剛好可以在這里吃東西,景區(qū)里面有很多小攤,吃食就是冰粉涼蝦、臘腸玉米之類的,但景區(qū)的熟食大家都懂的,我不過多評價,所以我們選擇自帶的餅干牛奶等干糧。我們在水坑邊休息了一會,吃了自帶的零食,補充了能量,沒有上岸,而是光著腳丫順著溪流往下走,河道開闊、水流緩慢,沒有很多亂石頭,適合戲水游玩。只見稀稀拉拉、三三兩兩的人群有的在石頭上坐著,把腳放到水里,感受著清涼;有的把一塊一塊的小石頭掰開,或在石頭縫里尋找著魚蝦的蹤跡;有的陪孩子用水槍把水滋得老遠(yuǎn),你追我趕地打水仗;有的在水中不斷擺弄變換著姿勢,極力讓同伴拍照留下美好瞬間;也有的整個人都泡在水里游泳,不過我看大多是小孩,我媳婦也想去嘗試,我說都是小孩在里面泡著耍,沒有見大人這樣玩的,她也就悻悻作罷。后來才發(fā)現(xiàn)河道越往下人越少,如果真想游泳就稍微往下游走一點,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水坑,隨便找一個水坑游泳就行了。
滑蓋飛瀑——在河里玩了大概一個小時,我們就繼續(xù)往南門方向游覽,這段路程還是繼續(xù)感受峽谷崖壁景觀,中間經(jīng)過一個隧洞、一座吊橋、兩座石橋,其中最令我驚嘆的是“滑蓋飛瀑”。兩邊的崖壁上有很多茂盛的苔蘚,一叢一叢的凸起長在崖壁上,同時,山頂上又有大小不一的水流或水底不斷往下流,滴在苔蘚上。久而久之、日復(fù)一日,水流中包含的礦物質(zhì)就鈣化在苔蘚上,苔蘚的上面就形成了光滑的石頭,下面仍然是苔蘚。遠(yuǎn)遠(yuǎn)望去,就想茅草屋的屋檐一樣一層一層的,仿佛若干茅草屋疊在一起,水流大地方,就形成了瀑布。
渡船——沿著峽谷一路走到了渡口,這里有渡船,10元每人,大概5分鐘,也可以步行,景區(qū)提示步行約40分鐘,媳婦選擇坐船,我選擇步行。步行先上坡后下坡,全是石板鋪成的步道。路好走,但坡難爬,老人或小孩走起來比較吃力。我走路稍快,走下來用了8分鐘,如果稍慢的人頂多20分鐘以內(nèi),絕用不了40分鐘。
成人溪降——過了渡口,就是最后一段路程了,也是成人溪降的路線,從成人溪降的起點到終點2公里,再走一小段路就到南門出口了。成人溪降是從南門進,倒著走到起點換裝備,然后順著漂到終點,成人線路比親子線路難度更大、更刺激、更驚險、更好玩,當(dāng)然價格更貴。溪降和漂流的區(qū)別在于漂流是人在船上,船在水里漂;溪降是整個人在水里漂,水的溫度很低,時而攀巖、時而游泳、時而跳水,消耗體力很大,所以老人和小孩不適合參與。最后一段路最大的看點就是成人溪降,看別人玩也好玩,自己在棧道上面,聽下面溪降的人有的歡笑有的哭,溪降驚險的地方, 棧道上還有游客扎堆一同見證他們?nèi)绾巍盎U為夷”。
南門乘車——看完成人溪降,就到南門口,出了景區(qū)就是客運售票大廳。起初,我計劃媳婦就在南門等我,我一個人花25元坐大巴車回北門開車到南門來接她走。實際上,南門離外面的公路還有大概2公里路程,這段路私家車不讓進來,只允許景區(qū)的車通行,步行也有點遠(yuǎn)。之后的方案是我25元乘車去北門開車,媳婦10元乘大巴車去游客集散中心等我,比一起去北門節(jié)省了15元。南門去北門車有兩種車,一種是景區(qū)的車,二三十座那種大巴車坐滿就走;另一種是景區(qū)同意的當(dāng)?shù)卮迕竦拿姘嚕瑑r格都是25元。我選的面包車,不用等太久,幾個人坐滿就走。從南門到北門乘車約40分鐘,從南門開車到集散中心約20分鐘,集散中心是敞開的房子,不是封閉的空調(diào)房,大夏天也比較熱,所以不要讓家人等久了。
寫在最后——好了,整個旅行就是這樣。簡單總結(jié)一下,金刀峽景區(qū)還是值得推薦的,門票價格適中,不貴也不便宜,如果有免票就更好了。夏天納涼戲水,鍛煉徒步都可以來,峽谷真的很漂亮,基礎(chǔ)設(shè)施也不錯,不管是外面的公路還是景區(qū)內(nèi)的步道、棧道路都修得很好。雖然只是4A級,但我覺得比天生三橋等景區(qū)更有看頭,下次有機會,我們說說天生三橋或黑山谷。溪降來金刀峽是首選,路線設(shè)置比較合理,就是有些貴,親子溪降近300元每人,成人溪降300多,如果100多的價格比較合適。整個景區(qū)步行游覽下來4-5個小時,光步行就需要3小時,這是我的速度,如果是年齡偏大的人,可能步行時間還要久一些。
避坑問題——最后說說避坑問題,其實我整個行程沒有遇到坑,不知道哪里有坑,只是說說最佳的方案吧。
一是停車。如果車停在集散中心,就要買交通套票,30元每人,包含集散中心到北門的車票和南門回集散中心的票,可以省5元錢,都是空調(diào)大巴車,坐著也舒服。如果開車到北門,車可以停在停車場外面,能省停車費,不管幾個人(轎車頂多5人),都不要花120元找代駕,游覽結(jié)束后,司機一人花25元返回北門開車,其余人每人花10元去集散中心等就行了。
二是索道。索道坐不了多久,40元票還是有點貴,步行感受萬步梯也是不錯的選擇,只是如果有老人還是建議坐索道。
三是乘船。船票不貴只要10元,步行10分鐘,和索道一樣的建議,老人坐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