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選擇金秋十行的雪浪山,是想看看薰衣草能不能盛開兩個季節(jié)。事實上,雪浪山的薰衣草只有春暮夏初開一季,倒是馬鞭草開了兩季,這時候還奉獻了一片紫色的浪漫。不過,金秋十月的雪浪山還是奉獻了一場鮮花的盛筵,尤其是百日菊似乎開得瘋了,原先栽種薰衣草和馬鞭草的花田,全都栽上了百日菊和波斯菊等草本植物,一眼看過去,直讓人眼花繚亂。
雪浪山有多少花田啊,雖說那塊七彩花田里各種花卉并不少,但百日菊占據(jù)的地盤無疑是最大的。雖然它們身姿不高,但這燦爛絢麗的顏色,足可以讓春暮之后少見姹紫嫣紅的游客們都看得呆了。
要說百日菊,那也不是啥名貴的花卉,各大公園栽種的真不算少。大約是栽種比較方便,又用不著精心管理,所以有些公園栽種的規(guī)模也挺大,形成了一道金秋的靚麗風景線。不過像雪浪山這么大的規(guī)模,還是讓我們大開了一回眼界。
百日菊的名稱就說明了其花期之長,但這并不是我們愛它的全部原因。除了超長的花期,它還擁有豐富多彩的顏色和漂亮的舌狀多輪花瓣,從顏色和花型,簡直讓人找不出一些挑剔的毛病來。
菊科植物中最出名的無疑是它們的當家花旦菊花,自古至今,不知道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關于菊花的絕美詩篇,但是對于百日菊,卻沒有什么詩篇留下來。因為這種菊科植物是舶來品,自上世紀二十年代才從墨西哥傳入我國,因為翻開古代詩文美篇,自然找不到百日菊的相關記載了。不過,現(xiàn)代詩人倒是不乏吟詠之作,不過并不像古詩詞那樣流傳甚廣。但可能沒有名家為其作傳,因此百日菊在名花譜中總是默默無名,似乎登不上大雅之堂。再加上它的學名叫百日草,一旦冠上草字,總給人一種命如草芥的感覺。但是百大色艷,還是擋不住人們對它的喜愛之情。因此,自引入以來,百日菊便在祖國各地落地生根。因為有著極其強健的生命力,有時候百日草還逸為了野生。
雪浪山的百日菊可真是多啊,也不分顏色分品種,只是在花田里撒下了大片的種子,花開如海,也很密集,紅的、橙的、黃的、紫的、白的、粉的、紫的……差一點就湊成了太陽的七彩色。若是把顏色再繼分一下,百日菊的顏色又何止七彩!單是紅色系,就有淺粉、艷粉、水紅、桃紅、玫紅、朱紅、大紅、深紅、紫紅等各種顏色,黃色系也不遑稍讓,似乎要把自然界所有的顏色都一網(wǎng)打盡似的。
瞧這一大片以黃色系為主的百海,襯著背后雪浪山的綠意蔥蘢,描繪出一幅天然的疊翠流金畫卷。綠色是活力,金色是收獲。
這里的百日菊以紅色系為主,從淺至深并不是自然過渡,而是雜種在一起。輕風拂過,它們便跳起了華麗的舞蹈。
還有白色的,大約這種顏色太素了,以至于成不了片,只是作為艷色的點綴,中和一兩分滿溢的熱情。
我們走過一塊又一塊的花田,在邊緣處看過去,仿佛一眼看不到頭似的。說是花海,可一點兒都不夸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