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二兩牛肉”,在南充的清晨,你總是可以在街邊的小店聽到這句話,南充人都知道這肯定是粉館傳來的聲音,二兩牛肉就是說要一碗牛肉臊子南充米粉。
可以說,南充是一座對米粉情有獨鐘的城市,在南充,保守估計每天每90人中就有1個人要吃粉,南充人一天至少要吃掉8萬碗左右的米粉!
早上,南充人為了方便往往不在家煮飯,一般都是去街上喝一碗米粉;晚上,不管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還是深夜收班的的哥的姐,都愛去通宵粉館喝上一碗熱騰騰的米粉。你可能吃過Q彈的桂林米粉,吃過干香的廣州炒粉,吃過細軟的過橋米線,但你如果沒到過南充,一定沒吃過正宗鮮香的南充米粉。
隨意走進一家粉館,選擇臊子口味和分量,(比較傳統(tǒng)的是牛肉、肥腸、三鮮、羊雜、鱔魚)然后拿著小票付錢后拿小票去窗口,阿姨會先在大盆里抓一把米粉放進漏勺放在骨湯里上下滾動,然后把粉倒進碗里,再舀一勺骨湯,舀一點臊子,給一點佐料,粉就做好了,由于燙米粉的時候,米粉漏勺在水面上下來回,浸入湯中又冒出水面,所以制作南充米粉的過程也叫“冒粉”。冒粉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它背后的“獨家秘方”可不簡單。
南充米粉有“兩大絕”,“第一絕”是米粉絕,南充米粉中的主料——米粉,來自四川廣安市的岳池縣,也叫岳池米粉,這種米粉的粗細介于貴州米粉和豌豆粉之間,乳白色,口感較軟,輕輕一吸便能吸進嘴里,所以南充人從來都不說“吃米粉”,而是說“喝碗粉”。
南充米粉的“第二絕”是湯汁絕,米粉老板一般會提早熬制骨湯,把湯汁熬得濃白鮮香,在湯汁里還會加入胡椒粉等東西,混合出一種奇異的香氣,這種香氣你只能在南充米粉里吃到,在南充的大街上,你隨便走進一家粉館,都能吃到這種味道。
走在南充的大街上,你會看到“佳佳館”、“朱兒粉館”、“文興粉館”等等各種各樣的粉館,它們基本沒有精致的裝潢,一個收銀小柜,幾套桌椅,一個冒粉的工作臺,就是一家傳統(tǒng)的粉館了,環(huán)境雖然簡陋,味道卻絕不打折扣。就像最出名的文興粉館,整個店面只有幾平方米,吃粉的人可以排到門口,里面坐不下,就搬個凳子放在門口蹲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