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4:早上起來在XXXX上搜索了一番,,最后選了一家早飯可以帶著走的,,這樣可以節(jié)約點時間。XXX煎糕(CNY10)吃起來有點像我們吃的米飯餅,,甜的,,可能是個人喜好不同吧,,我覺得還可以,旅伴覺得一般,。走到鐘樓那邊坐公交,,直達清源山風(fēng)景區(qū),門票CNY70/人,,如果提前三個小時以上在網(wǎng)上買的話可以省CNY5/人,。可惜沒提前做攻略,,到了才發(fā)現(xiàn)提前買門票有優(yōu)惠,,但那時已經(jīng)晚了。如果你要去靈山圣墓的話,,可以買聯(lián)票,,又可以節(jié)約一筆錢,兩個地方離的不遠,只是沒有公共交通,,需要打車,。
清源山不高,可以選擇單程坐車(CNY15/人)即可,,如果是我一個人的話,,會選擇來回步行。我們選擇的上山坐車,,下山步行,。清源山的主要景點是老君巖,還有個百丈坪也還可以,,還有弘一法師紀(jì)念塔,、南臺巖和南臺寺可以看看,像碧霄巖三佛像這種不對外開放,,路又難走的可以舍棄掉,,節(jié)省體力和時間去別的景點玩,這是我的心得,??梢韵热⒂^老君巖,剩下的可以看到時間做取舍,。景區(qū)的指示不是很清楚,,遇到了一個賣東西的老奶奶,花了CNY3買了她一瓶水,,她給我們指路,,說的是當(dāng)?shù)卦挘覀兇蟾怕牰辶?,尋尋覓覓找景點花了不少時間,,到后來時間緊迫,就隨便墊了點干糧,。
匆匆看完老君巖就離開清源山,,打車去了南少林寺(CNY9.92),泉州的南少林比莆田的南少林大不少,看上去寺廟年代也比莆田的要久遠,里面的香火也比莆田的旺,。參觀了大雄寶殿,、觀音閣和天王殿,寺里還有文殊閣和普賢閣,、鐘樓和鼓樓,,參觀的時候還聽到了少林僧人練武的聲音,真是鏗鏘有力,,遺憾的是沒趕上少林功夫表演的時候,。
參觀完少林寺,看還有點時間就打車(CNY7.30)去附近的靈山圣墓去看看,單買靈山圣墓的門票CNY15/人,,跟清源山的門票一起買只要另外出CNY5,,如果確定兩個地方都想去的話,還是買聯(lián)票劃算,。靈山圣墓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蘭教勝跡。相傳默罕默德遣四賢來華,,其中四賢傳教泉州,,卒葬靈山。墓前方有個巨大的風(fēng)動石,,是福建省三個風(fēng)動石之一,,上面有明代泉州知府周道光題刻“碧玉球”三個大字,后人又刻上了“天然機妙”四個字,,成了泉州一景“玉球風(fēng)動”,。靈山圣墓里還有個小型的展覽館,因為快到景區(qū)關(guān)門時間了,,就匆匆參觀了一下,,就離開了。
XXXX上找了一家評價不錯的店解決晚飯問題,,于是就從靈山圣墓打車到XX蝦仔面(CNY11.81),,去的時候可能還沒到飯點,店里沒什么人,,朋友一開始擔(dān)心沒什么生意,,會不會不好吃,但是到吃了第一口就覺得,,真不錯,很鮮,。我點的帶魷魚的海鮮面(CNY27),,朋友點的龍蝦面,我的面吃到后來都不夠吃,,找老板又加的面,,這家店的服務(wù)態(tài)度也很不錯,值得一吃,。
吃完晚飯,,我還有余力,就接著在鐘樓的公交車站坐17路(CNY1)去一位朋友推薦的景點西湖公園了,,旅伴玩不動就回民宿了,。西湖公園很大,一進去就看到好幾撥跳廣場舞的,還有跑步和散步的人們,??戳碎T口的滾動字幕說有音樂噴泉表演,結(jié)果七點半趕到那里,,什么都沒有,,一問別人,說已經(jīng)取消很久了,,那既然取消了,,滾動字幕為什么還誤導(dǎo)別人呢?
匆匆逛完西湖公園,,坐車(CNY1)就回去了,。下車回民宿的路上看到了一家糖水鋪,叫XXX,,晚上吃完晚飯暴走西湖公園后肚子還有空間,,于是又進了糖水鋪,在XXXX上買了套餐(CNY15.78),,套餐是一碗椰汁西米露和一份咖喱魚蛋,,味道還不錯,吃完夜宵回民宿,,結(jié)束了這暴走的一天,。
DAY 5:到泉州的第三天的主題是參觀博物館,去之前都事先完成了預(yù)約,。旅伴前一天逛清源山逛傷了,,說腿酸到不行,因此我們一起去民宿的附近做了核酸以后就分頭行動了,,她回民宿處理她的工作,,我開始我的博物館之旅。當(dāng)然開始逛之前肯定要先吃早飯,,本來想去吃泮宮米粉的,,可是老板不在,需要等,,我本來出門就晚了一點,,因此就換了一家去解決早飯問題。去了XX面線糊,,進去都是本地人在吃早飯,,要了一份蝦仁面線糊和一根油條(CNY10),同樣面線糊也是比較稀的那種,,泉州面線糊的特點跟臺灣的還是不一樣的,,個人比較喜歡臺灣的那種比較濃稠,。
吃完早飯就坐公交(CNY1)趕去博物館了,第一站去的是泉州博物館,,個人覺得泉州博物館規(guī)模比莆田博物館大,,展品也多不少。二層是泉州歷史文化展,,里面陳列了從遠古(約50萬年)到宋元時期在泉州出土的各種文物,,分為“早期開發(fā)”、“刺桐崛起”,、“東方第一大港”和“泉南雄風(fēng)”四個部分,,可以讓人們清楚地了解泉州這座城市的過去。泉州博物館里還有《泉州南音戲曲藝術(shù)》專題展,,里面可以看到閩南語的寫法,、發(fā)音等,還能看到南音等地方特色戲曲服飾等展品,,還有看得出多元信仰的出土文物,,看得出泉州這座城市的兼容并蓄。
泉州博物館在西湖公園的北側(cè),,可以把西湖公園和泉州博物館放在一天游覽,,前一天晚上夜游西湖公園,這回到了西湖公園門口怎么能錯過白天逛逛西湖公園的機會,。進去就看見湖面上有帆船隊,,沒想到帆船隊會在西湖公園里出現(xiàn),查了一下全湖面積有100公頃,,水域面積82.28公頃,,為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怪不得帆船隊會選擇這里訓(xùn)練,。全園由四島三橋,、三長堤和三片水域組成。四島分別是楓林島(中心島),、桃花島,、生態(tài)島和花果島,三橋分別是21孔橋(仿頤和園十七孔橋),、單孔(仿吳江玉帶橋)、五孔橋(仿?lián)P州瘦西湖五亭橋),。如果時間充裕,,在里面逛個半天都可以,在湖邊喝喝茶看看風(fēng)景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從西湖公園出來就去了泉州博物館隔壁的閩臺緣博物館,。閩臺緣博物館的外觀和氣勢比泉州博物館要恢宏,,入口出的九龍柱高19米,寬2米,,是大陸最高的一對“九龍柱”,,館名是同志題寫的?!伴}臺緣”顧名思義就是講述臺灣和閩南地區(qū)之間歷史關(guān)系的國際級專題博物館,。一進去大廳有個根雕展,進入左手邊的展廳入口,,給人一種陰森的感覺,,從遠古時期,第四世紀(jì)更新世冰河期間,,海平面下降,,海峽幾度成陸,古動物和古人類不斷遷徙島內(nèi),。冰期結(jié)束,,海平面上升,閩臺兩地先民沖破海峽驚濤駭浪的險阻,,仍然保持原始文化的密切聯(lián)系,,共同開辟了遠古的家園,展廳里面有在閩臺地區(qū)發(fā)掘出的古人類的化石,、生活器具等,,還有宋元明清時期的一些文物、閩臺人民共御西方殖民者的大炮,、槍支等武器,。展廳里還有閩臺人民共同的信仰——媽祖。二樓是名為“荊邑之光”的宜興歷代紫砂精品展,,這個展覽里面展出了從原料,、工具到成品的數(shù)百件展品。讓人能詳細地從紫砂壺的原料采集到制作完成了解到整個紫砂壺的制作過程,。
參觀完了閩臺緣博物館,,就坐車(CNY1)去博物館之旅的最后一站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這家博物館是專門反映古代航海交通歷史的博物館,。一樓是“泉州宗教石刻陳列館”,,因為時間有限,而且石刻上大多數(shù)都是看不懂的阿拉伯或印度文字,,我就匆匆參觀了一下,。二樓是“中國舟船陳列館”和“泉州灣古船陳列館”,里面展出了大量船的模型,,喜歡船舶模型的朋友們可以過來參觀一下,。參觀完主體建筑里的展館,,如果還有時間可以去隔壁的泉州伊斯蘭文化陳列館看一看“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陳列館”。不過個人去了覺得有些令人失望,,展廳里只有一方方伊斯蘭教石刻講述著伊斯蘭教從唐代傳入泉州開始的歷史,,個人覺得展品比想象中的要單一。
因為下一站要在日落前和旅伴們在洛陽橋匯合,,所以參觀完立刻坐K502路(CNY2)去洛陽橋了,。下了公交就可以看到一個指示牌,沿著指示牌一路往前走,,先是會路過蔡襄祠,,可惜沒對外開放,再經(jīng)過劉氏家廟,,也沒開,,沿途可以看到閩南特色的建筑,有豪華一點的帶騎樓的建筑,,也有年代久遠的房屋,,共同特點基本都是兩層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疫情原因,,路上看到的居民很少,。再走個兩百五十米才到達洛陽橋,這座橋是體現(xiàn)宋元泉州運輸網(wǎng)絡(luò)的代表性遺產(chǎn)要素,。洛陽橋原稱“萬安橋”,,始建于1053年,經(jīng)數(shù)年努力,,至1059年太守蔡襄終成其事,。所以橋的一頭有一尊巨大的蔡襄雕像,橋南還有蔡襄祠,,足以見得民眾對他的愛戴,。洛陽橋現(xiàn)存長約731米,寬4.5米,,有橋墩45座,,橋南、北存有4尊11世紀(jì)修橋時所立的護橋石將軍,,7座石塔以及歷代修橋碑記,。橋北還有祭祀海神通遠王的昭惠廟,因為很晚了,,所以沒機會進去參觀了,,就在橋上拍拍照片,因為干旱,,湖里基本上都沒有什么水了,,但生態(tài)環(huán)境還是不錯的,有各種鳥兒或是在灘涂休憩或是在空中盤旋,。在洛陽橋上看日落,,是一個不容錯過的選擇,所幸我們還是看到了,,雖然日落沒法完全看到(因為被高樓擋住了),,但日落時的天空格外美麗,至今讓人難忘,。
欣賞完了洛陽橋的日落,,我們就打車直奔我們一直心心念念的XX海鮮了。這家餐館外表看起來很普通,,但里面基本都是滿座,,很多本地人在里面吃飯。這家也登上了XXXX的必吃榜,,離開元寺南門很近,。我們點了TOP1的炸醋肉(CNY35),TOP2的蒸蟹(CNY58),,TOP3的中份的鹵面(CNY15),,TOP7的醬汁海魚(CNY60),TOP9的椒鹽蝦(CNY48),,花蛤豆腐湯(CNY25),,個人比較喜歡吃炸醋肉,蒸蟹和鹵面,,朋友覺得湯特別地鮮,,尤其是里面的花蛤,再配上快樂水真是幸福滿滿,。這家怪不得滿座,,實惠的價格和不錯的味道是吸引饕客的重要原因。
DAY 6:到泉州的第四天安排的是崇武古城和小岞,。早飯就去民宿附近的大嘴熊買的三種口味的餅(CNY11.30),,有板栗味的(CNY1.2/個)、榴蓮味的(CNY2/個)和香芋味的(CNY1.3/個),,現(xiàn)烤現(xiàn)吃的味道不錯,。由于現(xiàn)在私家車越來越多,從泉州到惠安的長途客車班次也沒以前那么多了,,乘坐公共交通可能比較費時,,我們就選擇了包車去惠安(三個人一天一共CNY400),個人建議最好找個本地人當(dāng)司機,,因為這樣還可以幫你稍微當(dāng)下導(dǎo)游,,或者給你些建議,。我們那個包車師傅是個湖南人,我們問關(guān)于景點的問題基本是一問三不知,,只能自己上網(wǎng)查,。第一站先去的崇武古城,門票網(wǎng)上買的(CNY36.30),,個人覺得崇武古城的主要看點就是登古城墻,,古城墻上的古炮臺保存得很完好,除此之外還可以參觀崇武關(guān)帝廟,、觀音像和東海南海氣象分界線,,其余就沒什么看點了,游覽時間一個小時不到就足以了,。
游覽完了崇武古城,,我們?nèi)チ烁浇腦XX,XXXX上這家的分?jǐn)?shù)很高,。進去以后發(fā)現(xiàn)這家餐館居然有機器人送餐,,也是讓我沒想到的,用餐環(huán)境也不錯,。點了閩南芥菜飯,、東海炣三鮮、秋葵浸螺片,、閩南海蠣煎和崇武魚卷湯,,個人覺得道道菜都合我的口味,福建菜偏甜口,,正好是我喜歡的,。
吃飽喝足后繼續(xù)行程,下一站小岞島,,因為疫情關(guān)系,,網(wǎng)紅的小岞美術(shù)館不對外開放,我們臨時起意去了惠女灣,。到了海邊發(fā)現(xiàn)一個游客都沒有,,只看到幾個人在用從未見過的工具在沙灘上有的在敲擊、有的在翻沙子,,過去問他們在做什么,,不知道是聽不懂我說的話,還是什么,,不搭理我,。后來看到他們將找到的東西扔進腰間的簍子里,好像看到是在撿類似海蠣的東西,才知道是漁民在沙灘上尋找漁獲,?;菖疄车暮K瘸缥涔懦悄沁叺那宄汉芏啵{藍的天空,,藍藍的海水,,海天一色。脫了鞋踩在軟軟的沙子上,,吹著海風(fēng),任憑海水沒過腳面,,親近大自然的感覺很舒服,。因為要去風(fēng)車島看日落,因此在惠女灣沒有逗留很久,。
緊趕慢趕,,好在日落前到達了風(fēng)車島,路上停著好幾輛車,,都是來看日落的,,也有一對拍婚紗照的新人,能作為婚紗照的取景地,,可見這里的日落有多美了,。幾個白色的風(fēng)車在夕陽下不停地轉(zhuǎn)動,晚霞映紅了天空,,可能當(dāng)時海風(fēng)比較大,,讓我想起了若干年前在濟州島海邊的場景。
看完風(fēng)車島日落,,我們就返回了泉州市區(qū),,中午在XXX吃得很飽,有芥菜飯和魚卷湯沒吃完的打包了,。晚飯就在西街上買了麻糍,,兩個朋友買的X氏手工麻糍,我買的是對面的X氏手工麻糍(CNY2/只),,兩者的區(qū)別就是前者皮薄一點,,后者皮厚一點,看各人喜好了,,我比較喜歡吃X氏的,,雖然他家的生意比X氏的差很多,但還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就好,。隨后去了莓超瘋天臺一店去邊喝奶茶邊吃麻糍還有打包的飯和魚卷,,還找了個頂樓的景觀位欣賞西街和開元寺的夜景,很是愜意。
DAY 7:到泉州的第五天早餐買了菜粿(CNY12),,在開元寺西門坐公交601路(CNY1)到客運中心南門換K301路(CNY1)到蟳埔菜市下車,,在車上就聽司機說豐澤區(qū)東海社區(qū)前一天有一例新增的新冠病例,他聽說我們要去蟳埔村,,勸我們還是別去了,,但我們覺得大老遠地來都來了,還是要去看看當(dāng)?shù)靥厣尿職へ?。下車過了馬路就是蟳埔村,,在村口看到一個拿著相機的游客,一問一聊發(fā)現(xiàn)居然也是從上海來的,,她說里面不是很大,,逛一會就逛完了。村口有個指示牌,,蟳埔村里有順濟宮,、百年大榕樹、漁家老院子,、蟳埔文創(chuàng)攝影基地,、陳氏宗祠、剝殼區(qū),、蟳埔女傳統(tǒng)服飾傳習(xí)所,、關(guān)帝廟/蟳埔女寫生基地等景點。蟳埔村里居住的是古代阿拉伯人的后裔,,雖經(jīng)歷代與當(dāng)?shù)貪h族通婚,,但中亞的遺風(fēng)尚存,主要表現(xiàn)在蚵殼厝和蟳埔女的頭飾上,。蟳埔女盤頭插花,,戴著丁香耳墜,穿著大裾衫,、寬腳褲,,進村正好看到一位長者就是蟳埔女的標(biāo)準(zhǔn)打扮,她還赤著腳走路的,。我們走著走著就到了海蠣剝殼區(qū),,過去的時候看到有五位蟳埔女在那里工作,其中一位我一開始以為她在看什么東西,,仔細一看她是在打瞌睡,,連我在她旁邊拍了照她都不知道。她旁邊那位很熟練地在剝海蠣,,只見她一撬一挑一扔,,幾秒鐘就完成了一個剝殼,,真是讓人佩服,想必她也是經(jīng)過長時間的實踐磨練出來的這嫻熟的技術(shù),。稍微看了看蟳埔女剝海蠣殼,,我們就去了順濟宮,里面挺大,,還有著鮮花的香味,。順濟宮那邊有兩棵老榕樹,想必其中就有百年老榕樹,,榕樹下坐著幾位蟳埔女,,其中一位中年婦女看到我們就說“別玩了,趕緊回去吧,!”挺不友好的,,可能她覺得疫情都是外來游客帶來的吧,我們嘴巴上答應(yīng)著“好的,,好的”然后就離開那里,繼續(xù)參觀蟳埔村,。蟳埔村里不少房子外殼都是用海蠣殼或者蚵殼代替了磚頭,。蟳埔女傳統(tǒng)服飾傳習(xí)所里面一個人都沒有,我們就自己隨便看了看,,蟳埔村的關(guān)帝廟規(guī)模很小,,也同樣沒有人。
參觀完蟳埔村,,我們就打車去XX閩南菜跟另外一位沒跟我們一起參觀蟳埔村的小伙伴匯合,。這家餐館的服務(wù)很好,我們點了姜母鴨,、花生油黃椒焗龍膽斑,、百香果時蔬、南安芋泥包,、花生湯等,,他們店比較有特色的是提供免費的米湯,說是吃飯前喝了暖胃,,對身體好,,福建人還是挺會養(yǎng)生的。這家菜味道也不錯,,跟X小謹(jǐn)比稍微差了一點點而已,。
吃完午餐坐公交(CNY1)去天后宮,本來打算先做個核酸再去玩的,,發(fā)現(xiàn)核酸隊伍實在太長就放棄了,。天后宮門口就是德濟門遺址,。德濟門遺址始建于南宋(公元1230年),現(xiàn)殘存的城門建筑平面呈多邊形,,遺址面積2000平方米,,由城門城墻、門道墩臺,、內(nèi)外壕溝,、拱橋及甕城、城門組成,,遺存有13-14世紀(jì)的印度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的石刻和14-19世紀(jì)(明清)的鐵炮等,。它是泉州古城中唯一保留下來并經(jīng)過科學(xué)考古清理的古城門遺址,為宋元時期古刺桐城的象征,,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個人建議先看看介紹再去參觀,收獲會不一樣,。
看完德濟門遺址就去了旁邊的天后宮,,天后宮是為了紀(jì)念媽祖建的,是媽祖信仰的發(fā)祥地和最為重要的傳播中心,,它由山門,、戲臺、拜庭,、天后殿,、寢殿、梳妝樓等組成,,還有媽祖輔助神二十四司,。正好里面在舉行媽祖文物展,文物展禁止拍攝,,我們只能用眼睛去記錄那一件件來自海峽兩岸紀(jì)念媽祖的文物,。
參觀完天后宮,一位小伙伴對后面的行程不太感興趣,,就回民宿處理工作去了,,我和另外一位小伙伴坐小白(CNY2)(一種白色的可以隨手招停的車,在指定區(qū)域可以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當(dāng)然前提方向不是反方向)去關(guān)帝廟,。關(guān)帝廟雖然不大,但它的香火是泉州眾多寺廟中香火最旺的沒有之一,。關(guān)帝廟門口專門還有個拜拜步驟,,一共分九步,,好復(fù)雜,我們就按照順序,,每個地方見到每位神明都拜三拜,。
出了關(guān)帝廟,往右手邊走十分鐘左右就到了清凈寺,。清凈寺是要門票的,,CNY3/位。它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國創(chuàng)建的現(xiàn)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即回歷400年)。清凈寺占地面積2184平方米,,整體為石構(gòu)建筑,,仿照敘利亞大馬士革伊斯蘭教禮拜堂的建筑形式而建,進入寺廟就有種異域風(fēng)情,。留存的主要建筑有門樓,、禮拜堂、奉天壇,、明善堂等部分,,他們的禮拜堂是不允許進去參觀的。
離開清凈寺,,往鐘樓走會路過文廟,我們?nèi)チ薠XXXXX店,,點了檳榔芋泥(CNY10)和招牌的海絲金鳳元宵(CNY10),,兩種味道都不錯。
補充完能量繼續(xù)步行前往下一站承天寺,。進入承天寺感覺里面是一種日式的風(fēng)格,,環(huán)境清幽,還有那些植物都很精致,。素有“閩南甲剎”之稱的承天寺于南唐保大末年至中興初年(957-958年)建寺,,初名“南禪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賜名承天寺,,規(guī)模僅次于開元寺,,為閩南三大叢林之一。因寺宇第一山門橫匾上有金光閃爍的“月臺”兩字,,故又名月臺寺?,F(xiàn)在的承天寺是85年在原址重修的。承天寺內(nèi)有文殊殿,、法堂,、大雄寶殿,、彌勒殿、天王殿,、鸚鵡山,、大悲殿等。在里面參觀的時候,,恰巧碰到信眾在佛堂里念經(jīng),。漫步在清幽的承天寺內(nèi),能使人內(nèi)心沉靜下來,。
出了承天寺后,,步行回西街,路過一家XX奶茶店,,買了一杯桂花烏龍奶芙(CNY15),,去逛逛狀元街,欣賞一下仿宋狀元石牌坊,。狀元街長500米左右,,這條街西接中山路,北臨東街,,走回西街的時候還路過了我一直想去的玄妙觀,。路過一家泉州酸嘢店,買了一盒酸嘢(CNY8)嘗嘗,,不喜歡吃酸甜口的朋友就不用嘗試了,,喜歡酸甜,比較耐甜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孛袼奚晕⑿菡艘幌戮秃团笥讶チ宋鹘稚系男∥髹簦@是個近幾年才開發(fā)的文創(chuàng)園,,入口處有很多祈福的牌牌,,經(jīng)過入口進去發(fā)現(xiàn)突然豁然開朗,里面是露天的一個文化園,,有很多懷舊的物品,,還有童年游戲廳,喜歡玩游戲的朋友可以進去玩玩,,還有一家首爾大排檔,,居然還有一口古井。泉州記憶老商店相信泉州本地人進去會有不少共鳴,,最后在網(wǎng)紅墻前面拍照留念以后才離開,。為什么叫網(wǎng)紅墻呢?因為白巖松說的話“泉州,,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就印在這面墻上,,這句話帶火了泉州的旅游業(yè),,小西埕也成了不少游客競相來打卡的地方。
DAY 8:到泉州的第六天早上,,去下西街的XXXXX扁食店,,點了份肉燕(CNY10),這家扁食店雖然很不起眼,,但生意很好,,食客里有慕名而來的游客,也有本地人,,肉燕很新鮮,,據(jù)說都是現(xiàn)做的。
吃完就和朋友打車去仙公山了,,去仙公山公共交通比較不方便,,因為山下到山上的接駁車現(xiàn)在取消了,說是因為出于安全考慮,,不發(fā)運營牌照,,如果公共交通的話,上下山只能坐摩的了,,如果自駕或者打車去那里玩就沒問題,。我們選擇的是步行上山,仙公山不高沒必要上下都坐索道,,那樣無法就停下腳步去欣賞沿途的風(fēng)景,,失去了爬山的樂趣,如果腿腳不便的人可以上下都坐索道(CNY40/人),。仙公山風(fēng)景區(qū)有豐山仙洞,、白水巖、朝天閣,、仙靈橋,、仙井,、仙足跡,、仙棋盤、貴婦雙髻,、荷譚印月,、仙公蓬萊等勝景,以及宋代朱熹,、王十朋,,明代張瑞圖等歷代文人騷客留下的摩崖石刻。我們沿著上山步道上行,,爬了一會到達了仙公山的正門,,可以看到牌坊式的山門上寫著“九仙天門”,。售票處就在山門左側(cè),仙公山門票(CNY15/人),。買完票繼續(xù)拾級而上,,會路過幾個亭子——智心亭、順心亭,、仰仙亭,、水永亭等。仙公山宗教,、民俗文化歷史悠久,,佛、道,、儒“三教”并存,。再往上走最先到達的是朝天閣,雖然那天是工作日,,但是還是有人在朝天閣外虔誠地祈福,。朝天閣始建于五代時期,是儒教的巖宇,,所以那些人都是替孩子祈求學(xué)業(yè)有成的,。再往上走就到了仙公山的核心景區(qū)豐山仙洞了,大雄寶殿,、白水巖都在附近,。豐山仙洞外觀看上去是個寺廟,并不是像它的名字一樣是個洞,,這里奉祀何氏九仙,,是仙公信仰者朝拜的圣地。它始建于南朝齊時期,。當(dāng)時的人們在仙公山上“絕頂云霄”的古巖外,,建造巖宇,修道煉丹,,濟世救民,,稱“豐山洞”,俗稱“雙髻寺”,。白水巖始建于五代時期,,幾經(jīng)修復(fù),它是一座佛教巖宇,,主祀釋迦,、藥師、彌陀三世尊佛像,供奉觀音,、彌勒和文殊,、普賢菩薩,兩邊塑十八羅漢,,住寺千年,。登高可將白水巖、豐山仙洞都盡收眼底,。游覽完核心景區(qū)后,,再拾級而上會到達觀日臺,據(jù)說在那里欣賞日出非常不錯,。站在那里遠眺會有一種“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再經(jīng)過鐘樓,,找到乘纜車的地方,,途中會經(jīng)過仙公山同心鎖。下山單程纜車CNY25/人,,如果不累,,時間充裕,步行下山也可以,,走走大概二十幾分鐘就可以到山門了,。下山?jīng)]有公共交通,我們只好坐了摩的(CNY15/人),,一人帶一個,,他們把我們送到了馬甲鎮(zhèn)的公交車站,我們就打車回泉州市區(qū)了,。
午飯就隨便在山上吃了點干糧,,于是我們就到鐘樓那里的XX點心行補充點能量。他們家的點心都很好吃,,不過需要冷藏,,不太容易帶回家,現(xiàn)吃比較好,,再去對面的XX買杯奶茶喝喝真的是舒服,,我點的是厚道芒芒榴蓮,朋友點的是茉香云頂奶茶,,在泉州奶茶價格要比上海便宜,,所以要抓住每個喝奶茶的機會,。
吃好喝好就去了離民宿最近的一個景點,,也是每天進出都能看到的景點——開元寺。它是福建省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蓮花道場,,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開元寺。開元寺中軸線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門(天王殿),、拜庭、大雄寶殿,、甘露戒壇,、藏經(jīng)閣。東翼有檀越祠,、弘一法師紀(jì)念館,、準(zhǔn)提禪院;西翼有安養(yǎng)院,、功德堂,、水陸寺;大雄寶殿前拜亭的東西兩側(cè)分別是鎮(zhèn)國塔(俗稱“東塔”)和仁壽塔(俗稱“西塔”),。弘一法師紀(jì)念館里陳列了這位我國新文化運動先驅(qū)之一的高僧,,生命中最后的14年在泉州生活的史料、照片,、著作和墨寶,。接下去就去游覽東西塔了,正好在游覽的時候碰到了一個旅行團,,我們就蹭了導(dǎo)游,,聽介紹說東塔比西塔建的早,塔高也比西塔高,,東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最初為五層木塔,后經(jīng)幾次毀壞與重修,,易木為磚,,最終現(xiàn)存的塔高48.24米。西塔始建于五代梁貞明二年(916年),,初為七級木塔,,同東塔一樣經(jīng)毀壞與重修,最終易木為磚,,現(xiàn)存的塔高44.06米,。開元寺雙塔是我國最高的一對石塔,每一層都有不同的精美浮雕,,樓層越往上,,佛的等級越高。參觀完東西二塔就去了水陸禪寺與那位沒去仙公山的朋友匯合了。
參觀完開元寺差不多就到了晚飯時間,,在西街上逛的時候看到XXXX那邊排隊的人不少,,估計味道不錯,就買了一份原味的蝦滑(CNY13),,里面還有粉絲,,炸的小豌豆還有黃瓜絲,味道不錯,。吃完后又去了心心念念了很久的XX鐵板燒,,那里的食客有不少是學(xué)生黨,挑了幾串自己喜歡的年糕,、魷魚,、金針菇、牛肉和羊肉還有貢丸,,那家的燒烤不辣的是偏甜口的,,深得我心。
因為第二天要回上海了,,吃完趕緊去了幾家朋友推薦的店買特產(chǎn),,西街上有百年老字號XXX,去了以后服務(wù)員會很熱情地讓你品嘗里面的蜜餞,,喜歡甜食的我買了一罐陳皮楊梅(CNY21.80),,另外兩位朋友都覺得比較甜就沒買。后來就騎車去東街的XX食品買了一罐愛隨婆的鹽津李餅(帶回去給同事嘗,,這個最受歡迎,,吃完我又網(wǎng)購了幾次)和一袋泉州的特產(chǎn)蒜蓉枝(兩樣?xùn)|西一共CNY38.60)。朋友推薦了一家叫XX伴手禮的店,,問了當(dāng)?shù)厝?,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找了很久,最終在開元寺門口的照壁旁邊找到了那家店,。那家店的老板娘很會做生意,,去了以后會給你品嘗很多,我覺得很多都很好吃,,恨不得每樣都買回家,。后來買了老金棗、芒果奶糕,、香菇小脆,、雞蛋酥、野酸棗糕,、寸棗(CNY147),,滿一百塊就可以包郵,,這樣我就不用拎回去了,也省力了,。完成采購任務(wù),打道回府,。
DAY 9:到泉州的第七天,,也就是本次旅行的最后一天,早上去了昨天XX伴手禮的老板娘推薦的下西街上的XX食品去買芋頭餅(CNY17),,芋頭餅是按斤稱的,,買好我就當(dāng)場吃了兩個,還是熱乎的,,這下早餐就解決了,。買好芋頭餅又去了開元伴手禮,一位小伙伴讓我?guī)退I一罐老金棗和一罐野酸棗糕(CNY57),。
完成任務(wù)后,,就開始了為期半天的一個人的旅程(因為一個小伙伴要整理行李,另外一個還想去洛陽橋看看),。路過X茶,,買了一杯奶茶(CNY18),奶茶杯子上有泉州的字樣,,外觀很漂亮,,拿著奶茶讓它跟鐘樓合了張影,也算是打卡照,。
拿著奶茶開始了半天的旅程,,第一站是中山路上的泉南基督教堂,只能在外面拍照,,不能進去,。教堂旁邊有個大上海理發(fā)廳,這家理發(fā)廳是泉州僅存的最后一家國營理發(fā)廳,,這里不僅僅是泉州人理發(fā)的地方,,里面還有他們無盡的回憶,路過的時候雖然才剛剛早上九點多,,里面就有顧客在理發(fā)了,。繼續(xù)沿著中山路往南走,居然看到了一家新華書店,,看上去也有年頭了,。中山路兩側(cè)都是騎樓,很有閩南特色,,到泉州那么多天,,我個人最喜歡的就是這條中山路了,,很有泉州的當(dāng)?shù)靥厣€有年代感,,也不喧鬧,。到了花巷,繼續(xù)往西走會看到真濟宮,,它奉祀鄞氏太乙仙姑娘娘,,配祀天庭財神爺趙天君,因為疫情,,不能入內(nèi),,就在外面拍了個照。
繼續(xù)往西走,,到達了第二站泉州天主教堂,,同基督教堂一樣,不對外開放,,只能在外面拍拍照,。
往回走的路上看到指示牌,發(fā)現(xiàn)泉州南外宗正司遺址陳列館也在附近,,于是臨時起意去了那里,。南外宗正司遺址是一處掌管宋代外居宗室十五的官署和南宋皇族居住遺址,它是南宋時期對遷居泉州的趙氏皇族群體進行管理的機構(gòu),。遺址是露天的,,有一座石像在那里矗立,仿佛在守護著遺址,。陳列館分為兩層,,里面陳列了很多考古發(fā)掘出來的瓷器等展品。二樓是介紹泉州市舶司遺址的,,展出了在市舶司遺址發(fā)掘出來的陶瓷器,、銅錢等展品。
匆匆參觀完了南外宗正司遺址陳列館就去了計劃中的第三站文廟,。文廟里面人挺多,,可能是因為是周末的原因,里面有不少帶孩子的家長,,帶著孩子了解孔孟文化,。泉州府文廟始建于唐開元末年(739年-741年),整體布局為“左(東)學(xué)右(西)廟”,,現(xiàn)存主軸線上由南而北依次為牌坊大門,、洙泗橋、泮宮,、欞星門遺址,、大成門,、金聲玉振門、泮池,、泮橋,、月臺、大成殿,。次軸線上由南而北依次為:照墻,、育英門、學(xué)池,、東西書齋等,,并附建崇圣祠,、名宦鄉(xiāng)賢祠等,,建筑規(guī)模為東南七省之冠。
由于時間比較緊,,就匆匆看了下里面的展品就離開前往第四站玄妙觀了,,因為時間可能會來不及,就花了兩塊錢坐的小白去的玄妙觀,。玄妙觀超出了我的預(yù)期,,里面的建筑工藝很精湛。玄妙觀始建于西晉太康年間(280-289),,初名白云妙,,后又幾經(jīng)易名,到元元貞元年(1295年)改名玄妙觀,。明清兩代曾設(shè)道紀(jì)司于此,,管理泉州道教事務(wù)。此觀占地兩千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門,、三清殿、玉皇殿及左右配殿與回廊等,。進去的時候恰逢道觀里的道姑在帶領(lǐng)信眾門在做道場,,在道觀里念完經(jīng)以后,三位道姑就帶領(lǐng)信眾們前往凌霄殿了,。玄妙觀里還有個巨大的方孔銅錢,,上面刻著“招財進寶”四個大字。就看到一名女信眾念念有詞地從銅錢孔里鉆了過去,,應(yīng)該是希望自己能夠財源廣進吧,。
參觀完了玄妙觀還有點時間,就趕往了最后一站威遠樓,。威遠樓是唐宋泉州州署,。威遠樓的正前方有尊石獅子矗立在那里,,彷佛在告訴你它的威嚴(yán)。威遠樓背后有個九龍壁,,威遠樓一層正中心有尊彌勒佛像,。去的時候二樓正好有個書法、美術(shù),、攝影作品展,,在那里排隊觀展的人還不少。因為時間有限,,就沒去排隊觀展,,就在威遠樓外面拍了幾張照片就離開了。
回到鐘樓就到了午飯時間,,本來想去買XX雞架,,可是他家要下午才開始營業(yè),我們的火車票是下午兩點多的,,只好留下沒吃上XX雞架的這個遺憾了,。去買了一個同安香骨雞腿(CNY8),買完雞腿就去XXX跟朋友匯合了,。點了一杯超瘋榴蓮奶茶(CNY22),,去天臺找了個位子,一邊吃午飯,,一邊欣賞西街和東西二塔的風(fēng)景,,這也是離開泉州前最后的放松了。
吃完就回民宿拿行李了,,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在泉州住的民宿不錯,,交通方便,就在西街的舊驛館巷,,雖然舊了點,,但干凈整潔,物管鄭阿姨和房東阿姨都很和藹可親,,有需求都會盡量滿足,,以后有機會去泉州,還會考慮這家,。拿完行李就打車去火車站了,,跟司機聊了一下,得知不久之后泉州就會建成另外一個火車站了,,這樣可以讓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更加便捷地到泉州旅游,。九天的莆田和泉州之行真的轉(zhuǎn)瞬即逝,舍不得著半城煙火半城仙的城市,,氣候宜人,,還有那么多美食,,真是讓人流連忘返,希望以后還有機會去泉州,,繼續(xù)品嘗那里的美食,,感受那里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