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完喬家大院,我們的下一目的地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的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于晉中市平遙縣,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歷史 ,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qū)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停車場旁橫跨馬路的牌坊上懸掛著“萬商云集”的牌匾,而另一旁則是古城,10多米高的城墻,墻磚滿是風化脫落的痕跡,城墻上面分布著城門樓、敵樓、角樓等。
城外的車輛是不允許進入的,所有人都得步行進入古城。穿過城門洞,迎面是一溜商鋪,商鋪與城墻之間的通道不寬,一眼看去滿是游人。
電動擺渡車沿城墻行駛了一段路,來到居民區(qū)。這里的民居建筑布局嚴謹,軸線明確,左右對稱,外觀封閉,大院深深。在一民居的門前停下,到達我們居住的民宿。我們住的這個院落是兩層建筑,每層都掛著紅燈籠,中間天井周邊房屋口字形布局,雕花窗格,過道門掛著竹簾。隔壁的小院也是這家開的民宿。
我們住在2樓的“春滿乾坤”。撩起竹簾是一走道,左右兩旁各兩道門共4間房,每間房門上都掛著“瑞氣盈門”等類似的牌匾。房間一張土炕,上面擺著炕桌,沿著土炕還掛有簾子,頂部既有圓燈籠,也有方燈籠,其它如電視、空調配備齊全。
我們的晚餐安排在古城的南大街,導游帶著我們一路逛街逛過去。我們住的這片全是民宿,外墻清一色青磚,看起來灰蒙蒙的但排列還算整齊。
步行來到北大街,兩旁的商鋪也是青磚墻,地面鋪著青石方磚,臨街這邊除大門外,多是大面積窗格,偶見有華表裝飾。一掛著“中國冠云”牌匾的房子左邊立著“平遙牛肉博物館”巨石招牌,右邊“平遙牛肉博物館”的巨大酒壇子與之呼應,只是“中國冠云”關門閉戶。
轉入西大街,感覺要比北大街熱鬧一些,兩旁的店鋪也基本開著門。
站在T字路口望向東大街,顯得比較冷清,而南大街則游人如織,街面鋪的是防滑條石,不遠處的門樓就是古市樓,可見南大街是平遙古城最繁華的街道。
市樓為三重檐木構架樓閣,樓高18米,結構精巧,典雅莊重,是古城內唯一的樓閣式高層建筑,平遙古城的象征。市樓拱券牌匾上書“古陶勝境”,下面對聯“五行氣正民生遂,百尺樓高物象雄”。樓體的色調、有些模糊的字跡,彰顯了它飽經風霜的悠久歷史。
晚餐我們品嘗了當地的封藏汾杏原酒,然后在離南城門不遠處休息等待天黑亮燈,幾個女同胞則是開心地拍著抖音。
夜幕降臨,南街也開啟了夜生活模式。五彩燈光將街道和商鋪照得如同白晝,白天不起眼的小巷口也亮起了燈籠,似乎在找存在感,“我在平遙你在哪”“夢回平遙”等標語也映入眼簾。古市樓沒有裝飾燈,但在周圍燈光的映襯下,給人更多的歷史沉淀感和神秘感。
鴻錦泰客棧門邊的一堵墻灰不溜秋的,看起來有些歲月,而且下面部分還用沙灰覆蓋過,根本讓人不屑一顧,但因為墻上的一句“我在平遙古城很想你——遺忘的角落”而成為熱門拍照點。
其實平遙古城的“平遙縣衙”“中國票號博物館”等主要建筑應該更值得一看,但似乎旅行社安排的時間不允許,只能逛一逛古城街道,不免留下些許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