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皮的簡(jiǎn)介】
合歡皮為豆科植物合歡的干燥樹皮,,多于夏秋季節(jié)剝?nèi)。瑫窀啥?。合歡皮用于解郁安神,,活血消腫。
【藥材名稱】
中文名 :合歡皮
拼音名:Hé Huān Pí
英文名:cortex albiziae
【藥材別名】
合昏皮(《千金方》),,夜合皮(《獨(dú)行方》),,合歡木皮(《綱目》)。
【藥材來源】
合歡皮來源為豆科植物合歡的樹皮,。夏,、秋間采;剝下樹皮,曬干,。
【合歡皮的植物形態(tài)】
落葉喬木,,高達(dá)10米以上。樹干灰黑色;小枝無毛,,有棱角,。
2回雙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總?cè)~柄長(zhǎng)3~5厘米;葉長(zhǎng)9~23厘米,,羽片5~15對(duì);
小葉11~30對(duì),,無柄;小葉片鐮狀長(zhǎng)方形,長(zhǎng)5~12毫米,,先端短尖,,基部截形,不對(duì)稱,,全緣,,有緣毛,下面中脈具短柔毛,,小葉夜間閉合;托葉線狀披針形,。
頭狀花序生于枝端,總花梗被柔毛;花淡紅色;花萼筒狀,,長(zhǎng)約2毫米,,先端5齒裂,外被柔毛;
花冠漏斗狀,,長(zhǎng)約6毫米,,外被柔毛,先端5裂,,裂片三角狀卵形;雄蕊多數(shù),,基部結(jié)合,花絲細(xì)長(zhǎng),,上部淡紅色,,長(zhǎng)約為花冠管的3倍以上;
子房上位,,花柱幾與花絲等長(zhǎng),柱頭圓柱狀,。莢果扁平,,長(zhǎng)8~15厘米,寬1~2.5厘米,,黃褐色,,嫩時(shí)有柔毛,后漸脫落,,通常不開裂,。種子橢圓形而扁,褐色,?;ㄆ?~8月。果期8~10月,。
【合歡皮的圖片】
【合歡皮生境分布】
生境分部生長(zhǎng)于山坡,、路旁,常栽培于庭園,。
分布華南,。西南、華東,、東北及河北、河南,、湖北等地,。
【合歡皮的炮制方法】
清水浸泡洗凈,撈出,,悶潤(rùn)后先劃成相等大的長(zhǎng)條,,再切塊或切絲,干燥,。
【合歡皮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甘;平
歸經(jīng):心;肝經(jīng)
功能主治:安神解郁,,活血消癰。主心神不安;憂郁,,不眠,,內(nèi)外癰瘍,跌打損傷
【合歡皮的各家論述】
1.《本經(jīng)》:主安五臟,,和心志,,令人歡樂無憂。
2.《本草拾遺》:殺蟲,。
3.《日華子本草》:煎膏,,消癰腫并續(xù)筋骨,。
4.《綱目》:和血,消腫,,止痛,。
5.《分類草藥性》:消瘰疬。
6.《動(dòng)植物民間藥》:治咳嗽,。
7.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cè)》:治心氣躁急,、失眠及筋攣。